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:“我这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笨,就是没耐性,做事总是虎头蛇尾,半途而废。”针对这种情况,家长应该知道,做事是否有头有尾,有始有终,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意志品质问题。意志是否坚强,对长大后学习、工作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。那么,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耐心呢?
家长要做出榜样。许多孩子没有耐心,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做事的要求往往也是虎头蛇尾。所以,首先要求家长要注意不造成孩子半途而废的行为习惯。在开始一种新的活动之前,必须让他把正在进行的活动有个了结。
给孩子设置点障碍。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,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,因为耐心是坚强意志磨炼出来的,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,越能锻炼孩子的耐心。要鼓励他做事不能半途而废,做好一件事要经过努力,才能完成。孩子经过努力完成一件事时,应当及时给予表扬,强化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。
此外,要集中孩子的精力,使他们持久地沉浸在一种活动中。要让孩子知道,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。有时孩子饿了马上要吃,渴了马上要喝,想要什么玩具当时就要买,家长可有意延缓-段时间,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,以培养孩子的耐心。
一、造成儿童缺乏耐心的原因
孩子有无耐心是相对而言的。一般说来,年龄越小的儿童,其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就越差。造成儿童缺乏耐心的原因多种多样,归纳起来,大致有以下几类:
家庭环境方面的原因。如有的家长管教孩子没有经验,在孩子面前又急躁又罗嗦,孩子干任何事情,他们都爱问长问短,看似关怀备至,实则干扰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,这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烦意乱,不知所措。另外,有些家庭夫妻关系紧张,经常吵吵闹闹,处于这种氛围里的孩子,容易产生心情抑郁,从小就缺乏安静专注的习惯。
生理方面的原因。有些儿童身体孱弱,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必要的精力和热情,他们由于体弱多病,往往爱故意撒娇,容易疲劳,因此,很难专注于某事某物。有些儿童调换环境过于频繁,年幼的儿童对环境的变化是相当敏感的,而适应性则很差。环境的改变,意味着要儿童重新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,这种变化可能导致儿童产生一种不安全、不信任感。
心理发展方面的原因。不少家长对儿童的心理需要缺乏必要的认识,对孩子有求必应。以玩具为例,只要孩子喜欢就尽其全力买下来。他们认为,玩具可以开发儿童智力,自然多多益善。但他们却忽略了,儿童在琳琅满目的玩具面前晕头转向,无所适从,这种情况下儿童没有耐心就不足为怪了,个别的甚至会养成玩具破坏癖。
二、孩子的耐心需要培养和鼓励
好动是幼儿的天性。在不扼杀幼儿天性的基础.上培养幼儿的耐心,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。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,耐心与幼儿的注意力有很大关系。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,幼儿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,加上幼儿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,易分心等,使注意力不易集中,不易耐心的培养。
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从多个角度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培养教育。
1、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。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,一切新奇,多变的事物都会吸引他们,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,有碍耐心的形成培养。家长应尽量避免有关的干扰,如幼儿听故事时,家长尽量少走动,别打断,以免分散幼儿注意力;幼儿正在画画,家长最好不要进行看电视等刺激较强的活动,应为幼儿从小营造一个安静、平和的成长环境。
2、避免幼儿过度疲劳。幼儿神经系统的耐受力较差,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单调活动,便会引|起疲劳,降低觉醒水平,使注意力涣散。有时父母因为孩子缺少耐心,注意力不集中而强迫孩子一再的坚持,这不仅使孩子易疲劳,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情绪,不利于耐心的培养。
3、增强幼儿的兴趣,使幼儿全身心的投入。幼儿的活动应从幼儿的兴趣入手,内容要贴近儿童生活,方式要游戏化,使他们在过程中有愉快的体验。
4、不断的鼓励,支持幼儿,使其有始有终。不断地鼓励、肯定幼儿,给幼儿自信,使他乐于此项活动,让他明了自己可以干得好,干得漂亮。
三、亲子园地培养宝宝耐性的招数
1、爸妈言传身教。父母首先要学会忍耐等待,才能让孩子学会忍耐。爸妈性子急躁,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绪问题。
2、勿包办代替。对于缺乏耐性的孩子,父母往往爱一切包办,这样一来孩子如果不喜欢时,父母便全权代劳,使孩子失去求知欲,更失去了耐性。
3、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。无论是谁都不喜欢困难的问题和费力的事情,看到孩子做题慢或不能做出来而将答案告诉孩子的办法是错误的。应当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。
4、重过程甚于重结果。刚会走的孩子是不可能会跑的,初学钢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动人的乐曲。即使孩子着急,做父母的也不应当着急,应抱着相信孩子的态度,耐心等待。
5、别对孩子过分期望。孩子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、存在的。父母应当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并对孩子给予关注和鼓励。
6、坚持有规则的运动。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健康的心理。运动有无与伦比的功效。让孩子确立可行的目标,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锻炼,孩子会逐步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。
7、多玩团体游戏。与单独玩相比,多玩一些团体游戏可以使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,在游戏等待的过程中,锻炼了孩子的耐性和团结协作精神。
8、因材施教。当孩子对某种学习有兴趣时,给孩子创造机会,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。
9、从容易的教材入手。对于没有耐性的孩子而言,一开始就接触较难的教材,会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。如果从简单的教材入手,等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时再稍增加难度,这样一来,孩子在一点点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便逐渐提高了耐性。
10、说出自己的目标。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们确定目标,并帮助他们最终实现。
四、家长备忘喜新厌旧的孩子没耐心
两岁后的孩子特别喜欢探究新事物,经常在砌积木时看到-种新东西就扔掉积木找新未见过的东西。为了迎合孩子,父母只得经常买来新玩具吸引他,从而养成了孩子喜新厌旧的习性。专家表示:父母的这种做法对培养孩子持久的耐力和毅力非常不利。那么,父母们该怎么做呢?
1、正确估计孩子的力量,给他合乎年龄的和能力的玩具。之前,父母可以自己先摆弄一会儿,一边学会玩的方法和吸引宝宝的兴趣和注意,另--方面要把孩子手头于的东西收起来,使他集中注意一件事,例如:玩串珠,先学会穿的技巧,再学会一面穿一面数数,又转为先穿--种颜色再穿另一种颜色,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干好一件事。穿得好看时可戴在颈上成为项链,还可戴在手上成为手镯,享受自己的成果。
2、鼓励孩子多玩动手操作游戏,以此训练他们的注意力。动手操作的游戏最能使孩子集中注意力,从而培养毅力。例如玩套叠玩具和拼图,5岁孩子更喜欢拼图。初学时可用简单的,如用加贺年片自己剪成5-8块的拼图。逐渐可以让孩子拼复杂的,如分省份的地图和贴图和积木,拼的技术进步后可拼_上切分30-50块的图。孩子集中注意的时间可能处长到45--60分钟。
动手和克服困难是培养耐性和毅力的主要条件,父母选择的玩具要具备一定的难度,但也得易于克服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。如果太难超过孩子的能力,孩子会失望而失去兴趣。
五、经验交流
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做事长久、有耐心的人呢?首先,父母要切记自己是孩子的榜样,单纯的孩子还没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,他是一个默默的观察者,今天父母做事的习惯就是明天他做事的标准。如果父母做事无耐心、无规律,你能期待孩子做事井井有条吗?
你还可以通过和孩子交谈帮助孩子认识问题,培养耐心。幼小的孩子虽然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,但已经能明白你表达的意思。例如,孩子因为搭不好积木而发脾,把积木扔掉。作为父母你可以跟他谈谈,告诉他你知道积木搭不起来他很不高兴,但是把积木扔掉也解决不了问题。不要认为和孩子交流没有意义,其实他能听懂,至少他会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。这样做的效果比你为孩子的坏脾气生闷气或者责怪他好多了。
孩子还没有建立时间观念,因此让他们学会耐心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。比如说,你正在收拾乱七八糟的玩具,孩子却要出去玩,这个时候你不要说“等10分钟”。你要告诉他“等我把玩具全部放到玩具箱才出去”。孩子会看着你把玩具一个个放到箱子里,而不是缠着你要出去玩。
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长耐心、有效的陪伴,以及言传身教。培养孩子的耐心会让他终身受益。那些耐性好、忍受力好的孩子获得成功的机会也比别的孩子要多。